業內人士認為,此時就得出拐點的結論一切還為時尚早。2015年無縫方管出口總量的下滑,是在多重利空因素作用下,對前期高點的一個理性回調和修復。
因此,后期我國無縫方管出口總量依然會緩慢回升,而不是來到拐點,就此一路下滑。具體理由如下:一是無縫方管出口下滑源自體系混亂而非外部環境過差。2015年,中國無縫方管出口總量的下滑主要是因為中國無縫方管出口的集中度低。2015年,不到500萬噸的出口量是由非常分散的企業且多數由貿易商完成。出口渠道的復雜使得我國無縫方管的出口價格體系混亂。
這種局面下,我國的無縫方管出口內耗十分嚴重,很大程度上拖住了無縫方管出口放量的步伐。因此,借助2015年出口量滑坡的契機,無縫方管出口市場經過行業洗牌和提高集中度后,后期在出口方面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
二是天然氣市場將成無縫方管新的出口方向。業內機構預測,氣體能源將在2037年前后超越石油,成為全球大能源。目前,整個亞洲地區的天然氣管道正在如火如荼地鋪設之中,如跨東盟天然氣網絡、中俄天然氣管道、中國的西氣東輸工程。盡管無縫方管需求受累油價下滑有所萎縮,但是,未來天然氣市場對于無縫方管的需求將彌補油井項目減少對無縫方管帶來的缺口,進而成為無縫方管出口需求的新動力。因此,借助天然氣項目建設的東風,未來對于我國無縫方管出口依然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三是“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將為貿易摩擦降溫。2016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15個年頭。按照慣例中國將自動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而一旦中國獲得了完成市場經濟地位,將為當前我們無縫方管企業頭疼的貿易摩擦問題降溫。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暴跌之后,目前,國際市場油價正處于緩慢的恢復和調整之中。后期再度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對于無縫方管市場而言,后期石油行業的方管需求將會緩慢恢復而不是持續走低。
加之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以及天然氣作為新能源快速發展,運輸過程中對相關無縫方管需求正在逐漸放量。因此,未來對于無縫方管市場而言,海外需求依然處于溫和釋放的狀態,中國無縫方管出口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復蘇和發展機會。對于廣大生產企業和貿易商而言,要積極適應市場新變化,加快開發新的適銷對路的產品,借助“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搶占發展先機。